“我没想到,咱们的剪纸在非洲这么受欢迎,我觉得很自豪。”今年春节前夕,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张金石手工剪纸”的传承人张金石随中国文化部赴非洲进行文化交流,让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走出国门,让非洲人民领略到华夏传统剪纸文化的魅力。 张金石,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张金石手工剪纸”的传承人。她自成一派,其剪纸作品继承了传统的满族艺术风格特点,又融入了汉文化的精华,把民间传统的剪纸和绘画、书法等文化元素融为一体,形成“一剪多能、百剪不变”的风格,作品受到了海内外艺术爱好者的青睐和收藏。其作品先后荣获“第七届中国艺术节金奖”、“全国剪纸邀请赛金奖”、“中国杭州首届国际剪纸艺术节金奖” 等各类奖项。 走的时候,中国是寒冬腊月,南半球的非洲正值盛夏,张金石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,面对非洲朋友的热烈欢迎,气候的不适、旅途的劳累、环境的陌生感都一扫而空。张金石没想到自己的剪纸这么受欢迎,一把剪刀一张纸,随时随地都能剪出各种精美的图案,当人物、动物、文字等图形出现在张金石的剪刀下,人群中爆发出惊叹声、喝彩声和掌声。她的作品更是被争相收藏。在博茨瓦纳、马达加斯加、津巴布韦,张金石的手工剪纸一出现,就有很多人来观看、索要。在博茨瓦纳时,张金石听说附近有人结婚,就现场剪了很多喜字送给新人,一对新人面对这份惊喜连声道谢。后来,很多准备结婚的新人都想得到张金石亲手剪的喜字,张金石都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。 在津巴布韦大学,张金石教大学生们剪纸,尽管语言不通,但张金石与大学生们并没有感到任何的不便。面对这难得的学习机会,学生们学的认真,画图、剪纸毫不含糊,当一只只蝴蝶出现在自己的剪刀下,他们高兴不已。在非洲期间,张金石把自己的几百幅剪纸作品作为礼物送给了非洲朋友,希望通过这些剪纸作品,让非洲的朋友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。 张金石还参加了省、市“非遗进校园”文化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和市少儿图书馆的“公益课堂”活动,义务教孩子们剪纸,让孩子们领略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。她还经常走进社区、乡镇、部队,举办剪纸作品展,开设剪纸课堂,让剪纸这项传统民间艺术为越来越多的人了解、喜欢,也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欢乐和艺术享受。 和其他非遗项目一样,张金石手工剪纸也面临资金短缺、传承人较少等难题。张金石手工剪纸是纯手工艺术,制作工艺繁琐,一幅完整的精美剪纸作品需要多个步骤,几天才能完成,费时又费力。但张金石说,“我一定不会放弃。我是 ‘非遗’传承人,有责任把手工剪纸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,发扬光大。这次非洲之行让我意识到,艺术是无国界的,美的东西中国人喜欢,外国人也喜欢,而且现在国家对传统文化很重视,我感觉很有希望。”
( 苗利莉) |